王一名:宁德时代(300750),双料宁王


宁德时代(300750)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业绩都非常亮眼,堪称“双料宁王”。

一、公司概况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12月16日,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注册资本约44.0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曾毓群,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新港路2号。

· 员工规模: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员工131,988人。

· 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9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

·股市表现:截止2025年9月11日,宁德时代A股市值达13440亿元,风头无两。

· 业务结构: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池系统产能达345GWh,在建产能235GWh,产量310GWh,产能利用率高达89.86%。

· 全球布局: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客户覆盖特斯拉、宝马、奔驰等国际主流车企。

二、公司面临的机会

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增销量达199万辆,其中中国和欧洲市场贡献了近90%的销量。尽管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已高达44%,欧洲市场仅约18%,这意味着欧洲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为宁德时代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

2. 欧洲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欧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低温性能和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宁德时代针对这些痛点推出了搭载"NP3.0"电池安全技术的"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其安全性和性能承诺(如热失控不断电、无明火等)能有效满足欧洲市场需求。

3. 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了128%的爆发式增长。虽然宁德时代储能业务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从288亿元降至284亿元),但长期来看,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储能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 技术路线更迭带来的机遇:在中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占率已飙升至81.4%。而欧洲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刚过10%,几乎是一片空白。宁德时代可以将在中国市场经过验证的磷酸铁锂技术优势导入欧洲,抢占市场先机。

三、公司面临的威胁

1. 行业竞争加剧:虽然宁德时代目前仍保持领先地位,但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第二梯队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上升,从2021年的不足20%攀升至2025年的35%。车企为了平衡供应链风险,纷纷引入"二供"、"三供",如理想引入了欣旺达的电池,蔚来引入中创新航后,旗下乐道品牌又引入了比亚迪。

2. 车企自研电池的趋势:长安、吉利等车企相继推出自研电池计划。一些新能源品牌测算,自研电池能使单车成本降低8000-12000元,按年销50万辆计算,年节约成本可达40-60亿元。这直接影响了对第三方电池供应商的需求。

3. 技术迭代与替代风险: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路线的发展可能对现有液态锂电池构成挑战。上汽名爵已经率先发布搭载全球首批半固态电池的MG4车型,北汽、广汽、蔚来等企业的半固态/固态电池计划也纷纷落地,量产时间锁定在2026-2027年。

4.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风险:公司78.7%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中美贸易关系以及欧盟可能的政策调整(如试图发起税制改革抹平从中国进口动力电池的价格差距),可能对公司的海外业务造成干扰。

5. 产能过剩与价格压力: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预计将达到5200GWh,但需求仅为1300GWh。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在短期内不会缓解,可能导致激烈的价格竞争。

四、公司具备的优势

1. 绝对的市场规模与成本优势: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相当于二线厂商中营收最高的亿纬锂能(281.7亿元)的6倍多。公司上半年25.02%的毛利率,至少高过同业竞争对手8个百分点以上。九家二线龙头的上半年净利总和32.5亿元,仅为宁德时代上半年304.9亿元净利润的十分之一。

2. 领先的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公司针对欧洲市场推出的"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搭载了全新的"NP3.0"电池安全技术,官方给出了三项安全性承诺:高压不断电,车辆不失控;动力不丢失,车速不降低;无明火无烟,消除二次伤害。其长续航版支持758km里程和100万公里寿命,超充版20分钟可补能410公里。

3. 完善的全球产能布局: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2025年5月,宁德时代在港股完成二次上市,募集406亿港元,其中90%将用于匈牙利工厂一期和二期项目的建设,目标直指2030年欧洲超1000GWh的巨大市场。

4. 强大的客户资源与品牌影响力:宁德时代的客户名单覆盖特斯拉、宝马、奔驰等国际巨头。尽管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榜单尚在十名开外,但榜单上几乎所有欧洲消费者熟悉的车企,如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背后都有宁德时代的电池供应。

五、公司存在的劣势

1. 国内市场份额下滑:近年来,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占率从50%下降至45%以下。这主要是由于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车企通过价格竞争不断扩大影响力,而比亚迪汽车所用电池均为自产,无形中挤压了宁德时代下游客户的市场。

2.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车企们为了平衡供应链风险,纷纷引入"二供"、"三供"。这种去"宁德化"的趋势,使得公司需要不断应对客户流失的风险。

3. 储能业务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近年表现平平,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288亿元有所下滑(2025年上半年为284亿元)。此前政策强制新能源项目配储,推高了项目成本,还导致储能利用率低、资源浪费。2025年2月该政策取消后,对储能业务未来发展带来了些许不确定性。

4. 换电业务的推广挑战:宁德时代打算押注换电路线,计划2025年建1000座换电站,中期1万座、最终3万座。但其换电业务主要聚焦于B端场景,这无形中限制了业务想象空间。对于车企而言,谁都不希望关键环节被别人把控。

六、未来展望

· 短期展望: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公司领先的市场地位,宁德时代在2025年全年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态势。公司将继续推进匈牙利工厂等海外项目建设,深化全球布局。

· 中长期展望: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竞争将愈发激烈,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路线可能在2026-2027年开始规模化量产。宁德时代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也需要应对产能过剩、价格竞争以及客户自研电池等挑战。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未来将继续依托其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制造优势,巩固在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积极拓展储能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并通过深化与国际车企的合作(如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41亿欧元在西班牙建设电池工厂),实现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和生态的全球化输出转型。

总结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绝对龙头,其规模优势、技术实力和客户资源都非常突出,并深度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浪潮。

然而,公司也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客户自研电池趋势、技术迭代风险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挑战。此外,其国内市场份额有所下滑,储能业务增长也面临不确定性。

⚠️ 重要提醒:以上所有分析仅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投资风险较高,每个人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都不同,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请你务必进行独立思考。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讲师常住地:北京
电话:13501370985
QQ:108653498
邮箱:108653498@qq.com